当前位置:首页 -> 全面依法治市 -> 依法治市简报
依法治市简报
法治建设“创品牌”活动专刊第15期
发布时间:2025/9/12 7:15:49    来源:保定市司法局  【字体:     打印    
 

 

立足“三个强化” 扎实推进法治拥军工作

      高碑店市始终高度重视军民共建与军地法治建设,立足全国军民共建发祥地的独特优势,在传承双拥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构建“宣传引领、服务优先、权益保障”三位一体的法治拥军工作体系,有效破解军人军属法律服务难题,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高碑店市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并连续九次获评省级“双拥模范城”,崔中旺村被誉为“全国军民共建第一村”。

      一、强化宣传引领,筑牢拥军法治根基。一是压实部门普法责任。市司法局、市法院切实履行对驻高部队开展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职能,制定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各相关部门涉军法治宣传工作任务。各单位对照清单要求,细化工作重点,落实专人负责,协同发力,有效提升部队官兵依法维权意识,为巩固军民团结、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提供坚实保障。二是细化军地普法服务。组建专业法治宣讲团深入驻高部队,紧盯官兵法律需求,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等核心法律,开展专题法治讲座、情景模拟及互动答疑。重点讲解法律援助申请、公证办理流程等实用内容,有效提升官兵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2024年以来累计提供法律咨询1300余人次,赠送法律书籍4000余册,为官兵及军属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实现“菜单式普法、精准化服务”,获得官兵一致好评。三是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将退役军人保障法、国防法等纳入全市“八五”普法重要内容,利用八一建军节、全民国防教育日、国家宪法日等关键节点,广泛开展社会面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打造军民融合法治文化阵地,军城街道建成全省首个军民共建主题公园,成为宣传双拥政策、增进军民情谊的重要平台,相关经验获中央和省级媒体多次报道。

      二、强化服务保障畅通法律援助渠道。一是织密服务网格。在驻高部队设立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推动军人军属就近申请法律援助全面落地。建立点对点长效服务机制,组织全市7家律师事务所与驻高部队签订《法律服务协议书》,并选派优秀律师加入法律服务专班。2024年以来,已为现役及退役军人、军烈属提供高质量法律咨询和服务50余次。二是缩短服务距离。高碑店市法律援助中心专门开通涉军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涉军法律援助案件全面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原则。对情况紧急或临近仲裁、诉讼时效的案件,实行先行受理、事后补办手续的便军措施。2024年以来,该中心已办理涉军法律援助案件60余件。三是提升服务效能。严格落实行动不便军人军属“上门服务”机制,同步开通法律援助网络视频咨询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协同发力。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预受理职能,依托市法律援助中心、各工作站和联系点,构建“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为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就近提供法律咨询、协助转交申请等服务,实现需求快速响应、精准对接。2024年以来,已累计接收线上法律咨询120余次。

      三、强化权益保护构建军属维权屏障。一是深化军地协作。高碑店市人民法院与驻高部队签订共建协议,组织法官干警主动走进军营,针对官兵关注的涉法问题开展“一对一”法律咨询,精准解答涉诉疑问,引导依法维权,并结合部队实际提供法律风险防范指导,从源头提升官兵法治意识。二是优化调解机制。依托各司法所设立退役军人法律服务点,专注化解涉退役军人矛盾纠纷。严格实行“接待—分流—调解—反馈”闭环流程,贯彻分类处置与调解优先原则,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所、矛盾即时调”。调解员专岗接待、及时反馈,做到“快立、快调、快结”,切实将调解网络打造为维护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的主渠道,有效促进军民团结与社会稳定。三是延伸服务触角。高碑店市公证处坚决落实军人依法优先政策,创新服务方式,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现役军人袁某提供“线上预审+上门办理”公证服务,及时解决其实际困难。2024年以来,已为部队官兵办理公证40余件,减免费用数千元,切实以高效、温情服务保障官兵权益。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法治建设“创品牌”活动专刊第16期
[下一篇]: 2025年依法治市办工作简报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