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依法治市办工作简报第8期 | ||||
发布时间:2025/9/26 16:14:38 来源:保定市司法局 | 【字体:大 中 小】 ![]() |
|||
●河北省阜平县在“智慧普法”二维码基础上升级打造社群数智机器人“阜小法”,构建“智能推法+云端解法”一体化法律服务创新体系。一是全域覆盖精准推送。依托微信智能推送系统,按全年365天排期,每日定时向全县13个乡镇、209个行政村、5个社区所有微信群,推送普法文字及视频卡片,达成365天常态化全民触达,目前处于入驻阶段。二是多维服务高效集成。联动线上AI或人工咨询与线下公共法律服务,实现“线上咨询+线下办理”服务模式,打造学法、咨询、用法一体化平台,达到全场景需求。三是数据驱动动态优化。采集用户数据优化内容,针对性解决常见问题;以视频为主产出365条内容,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官方素材为依据,动漫解析复杂知识、口播讲解简单内容,提升服务精准性。
●河北省安国市创新“点单+派单”普法机制,组建“法治宣讲团”,精准响应群众法律需求,实现普法宣传“全域覆盖”。开设企业“法治体检”专门服务,针对合同风险、劳务纠纷等提供定向普法;依托乡镇司法所,整合司法所长、法律明白人、律师等力量,开展“普法赶大集”“法治进乡村”等活动,将法律宣传延伸至基层一线;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今年9月开学季,全市11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均在本辖区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讲座,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构建起多层次、精准化、广覆盖的普法新格局。
●河北省博野县织密安置帮教“暖心网”,提升安置帮教质效。一是健全机制,织密协同联动网。加强所所协同,每月与派出所比对重点人员名单,及时查漏补缺,发现人员信息不齐、动向暂时不明等情况,立即与派出所、村居核查,确保人员不脱管、不漏管。加强网格协同,将网格员纳入帮教团队,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开展排查走访,全面掌握安帮对象日常生活现状、帮扶需求以及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掌握苗头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二是无缝衔接,织密帮教衔接网。每日登录全国安置帮教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掌握预释放人员出监信息,与辖区派出所、户籍地村居、安帮对象家庭成员等联动,做好预释放人员信息核查,实现人员衔接“零缝隙”。三是做细帮扶,织密关爱帮扶网。建立“大帮教”格局,积极协调公服、劳动、社会组织、用工企业、院校等部门单位和社会力量,对经济有困难、就业无门路、家庭遇变故等困难安帮对象开展推荐就业、办理低保、大病救助、化解纠纷等帮扶工作,通过多部门联动,确保安置帮教工作“帮到点上”“扶到根上”,不断增强安帮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河北省博野县司法局立足职能定位,以“法治护航、服务为民”为核心,构建全方位司法行政工作体系,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一是严格监管执法标准,强化全域监管效能。依托智慧矫正平台及线下走访机制,对重点人群、关键领域实行“每日一巡查、每周一研判、每月一评估”,针对特殊时段、重点对象加强监管频次,确保执法监管无死角。二是推进 “多方联动、协同共治”机制,深化“三谈一讲一回访”工作模式。与服务对象谈需求、谈困惑、谈规划,宣讲法律法规与政策红利,回访村(社区)干部、家属亲属,全面核实情况、凝聚工作合力,构建 “司法行政 + 村(社区 )+ 家庭”的联动治理格局。三是创新普法工作载体和形式。针对不同普法对象,结合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业务,广泛深入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供在线法律咨询,助力群众提升法治素养、依法解决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与幸福感,营造安全稳定、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河北省曲阳县司法局创新“培训+”模式,为“扫码入企”扫出营商新环境夯实基础。一是横向抓骨干。在各乡镇各执法单位报名的基础上反复甄选,选出业务能力强、责任意识强的人员参加培训,为“扫码入企”打造一支中坚力量。二是纵向强基础。抽调部门骨干、司法所骨干组成六个业务组,用10天时间,对18个乡镇和25个执法部门进行面对面培训。培训采用现场演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模式,确保培训效果。三是印发答疑手册。在培训中,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组成清单,一对一解决问题,并形成答疑手册印发给各单位。6月23日到7月7日期间,共组织2场大型培训会,43场小型现场培训会,累计培训人数1306人次,做到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全覆盖。有效推进了“入企扫码、规范执法”工作,全面激发执法队伍内生动力。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创新“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区综治中心设置人民调解、劳动仲裁、诉讼服务、法律监督、警务服务、信访接待等14个窗口,配置10余个功能室。统筹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信访局、人社局、公安分局6个部门入驻,增设自规局、住建局2个部门常驻;市场监管局等9个部门轮驻;其他部门“随叫随到”,形成“6+2+9+N”模式。配备电子查询系统,便于群众自助查询业务流程和法律法规。健全“受理、分流、调解、督办、反馈”机制,推进“三调联动”,实现“一扇门进出、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今年以来,受理化解192件事项,办结率98.9%,信访总量下降21%,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成为平安徐水、法治徐水“新名片”。
●河北省顺平县司法局在法律援助中心设立未成年人法律咨询室,组建专业化“未成年人法律服务律师团”,选出10名执业3年以上、熟悉青少年心理特征且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实行每日轮值制度,在未成年人法律咨询室提供现场咨询、案件办理等“一站式”服务。教体局设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受理援助申请、指导依法维权、承办简单的非诉讼法律援助事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县71所中小学设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联络点,公示专属联系电话,构建“法律服务响应圈”,将联络点打造成校园法治教育的前沿平台,实现“服务+教育”双轮驱动。
●河北省唐县打造法律援助新模式,推动法援工作提质增效。构建“全流程、闭环式”监管体系,实施“一案一评”,内外结合评查,回访案卷合格率与满意度均达100%。以制度建设和流程优化为重点,完善5项规章制度,建立5类登记台账,落实“三个当日”承诺,构建“案前规范准入、案中动态监管、案后跟踪反馈”的全周期管理体系,提供高效法援服务。
●河北省涞水县开展执法巡查+智慧普法,筑牢企业安全线。为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法治意识,筑牢辖区安全防线,涞水县胡家庄司法所联合乡镇安全生产执法巡查队伍,开展了“执法巡查+智慧普法”专项行动。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各企业,现场检查排查安全隐患的同时,为企业送去普法宣传扇,企业工作人员只要扫一扫扇面上的“法涞护”小程序,就能体验“智能推法+云端解法”的创新普法和用法服务模式,让法律服务“指尖可达”。此次联动行动,将执法巡查的“刚性监督”与智慧普法的“柔性服务”相结合,既通过严格检查压实企业安全责任,又借助数字化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法律支持,受到辖区企业广泛好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