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工作 -> 普法与依法治理
普法与依法治理
保定市司法局深化校地普法合作 法治润基层 普法入民心
发布时间:2025/7/24 21:34:44    来源:保定市司法局  【字体:     打印    
 

 


      七月的保定,暑气与热情交织。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青衿知行团深入保定市城区、阜平等地开展“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以“法治润基层·爱国筑新魂”为主题,将高校专业优势与基层普法需求精准对接,借力普法,扩大普法效能。同时,以基层优势普法促进青年普法队伍提升普法水平。这场由保定市司法局统筹协调,校地联动开展的普法实践活动,正是保定市在深化普法工作、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一项创新探索。

      作为此次活动的指导单位,保定市司法局立足“大普法”工作格局,提前对接高校团队与基层单位,精准匹配普法需求。从社区抗战历史宣讲到乡村法庭的实践教学,从校园的法治启蒙到街头巷尾的全民普法,活动全程突出“专业+精准”理念。

校地联动:专业普法资源“沉下去”

      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之际,保定市司法局联合西高社区党组织,由青衿知行团成员担任宣讲主力,将国防普法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他们生动解读国防法,还以剪纸技艺教群众剪出爱国符号,让群众深刻理解“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法律内涵。

      青衿知行团成员还主动走到老百姓需要的地方,带着通俗易懂的普法资料,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实用的法律内容。

 走进基层:见证普法治理新实践

       “把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让法律服务走进百姓家门。” 在阜平法院城南庄法庭,青衿知行团成员带着“如何让普法更贴近基层需求”的课题开展研学实践,实地见证保定市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他们细致学习调解员以接地气的语言解读土地承包法、以邻里情调解宅基地纠纷的具体案例。这些来自基层治理一线的鲜活素材,成为团队优化普法内容、创新普法形式的“活教材”。

      近年来,保定市司法局积极构建基层多元人民调解模式,退休老干部等化身“特邀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用乡音乡情化解纠纷,纠纷调撤率稳步提升,上诉率持续走低。青衿知行团在研学中深刻意识到,普法不是简单的法条宣讲,而是要像这些基层调解员一样,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能接受的方式,把法律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精准滴灌:让法治种子“发新芽”

      “捡到的玩具能自己留着吗?”“遇到欺凌该怎么办?”在阜平八一学校的课堂上,青衿知行团成员化身“普法老师”,他们主持的普法互动问答颇受欢迎。他们根据保定市司法局的指导,针对青少年特点精心设计内容:用动画短片解读反间谍法,带领孩子们熟记举报电话,让其成为“安全口诀”;自编自导情景剧演绎校园场景,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欺凌行为要抵制”;分享生活案例讲解民法典等,在童趣互动中让法治意识扎根心间。

      这种“普法+安全”的普法宣教模式,已覆盖保定市多所中小学,推动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从校园到社区,普法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青衿知行团在保定市司法局、阜平县委政法委等单位的支持指导下,采取“定点讲解+流动服务”模式,向群众派发普法手册。普法手册中融入的本土案例、漫画解读,让法律条文“看得懂、用得上”。面对群众的疑问,队员们耐心解答,互动热烈,法治氛围在街头巷尾日渐浓厚。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保定市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暨“百名律师进百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