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面依法治市 -> 依法治市简报
依法治市简报
2025年依法治市办工作简报第1期
发布时间:2025/4/5 20:07:21    来源:保定市司法局  【字体:     打印    
 

 


●保定市开展基层法治建设“创品牌”活动。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指导各县(市、区)立足本地实际,聚焦法治为民、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夯实基层基础等方面,积极培树法治建设特色亮点。以“小切口、大民生”“小变革、大发展”“小地域、大格局”“小举措、大治理”为切入点,形成以《顺平县一站式法治服务》《安国市引入临时“管理人”》等为代表的一批基层法治建设创新成果,实现“一县一品牌、一域一特色”,有关做法在2025年2月18日《法治日报》头版刊发。


●顺平县搭建乡镇“一站式法治服务平台”。顺平县统筹多方法治资源力量,组建涵盖公检法司、法律顾问团、乡镇行政执法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等法治专业人员共107人的法治资源库,探索实行“点单制”和“每月一主题”活动。乡镇“点单”、县级指挥中心“派单”,平台由线下服务深化为“线上+线下”协同服务,通过围绕依法决策、综合执法水平、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乡镇法治建设各方面工作,形成“一个统筹、一支队伍、多维服务”工作格局,切实发挥法治在基层治理中规范、引导、推动和保障作用,用法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涞源县发挥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守护群众食药安全。涞源县人民检察院聚焦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监督,通过实地走访有关行政机关,积极协调相关内设部门采取座谈交流、发挥“益心为公”志愿者在线索提报和辅助办案方面的积极作用,发现问题线索,找准办案重点。截至目前,共办理食药安全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3件,制发检察建议11件。通过办理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曲阳县运用“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解决矛盾纠纷。依托三级网格,开发运用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人、事、地、物、组织”数据全采集,实现“一云统算”,县乡村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全上线,实现“一网统管”,各类矛盾纠纷自动汇总分析研判预警,实现“一屏统览”,网格员和群众可以在手机上通过APP或小程序上报、反映问题,反馈、查询进展,实现“一键联通”。

●安国市创新设立“找不到人”窗口。持续加强一站式解纷和诉讼服务建设工作,以便利群众为导向,在法院设立“找不到人”窗口,接通诉讼服务专线,安排专人解决群众在法院办事过程中遇到的联系不到人或不知道联系谁的问题,协助群众预约法官,查询调岗、退休法官案件,规范接待流程,建立“找不到人”窗口接待台账,记载群众来访事项和办理结果,让群众不白跑、不空跑、有人帮、有地找,跑出便民“加速度”,真正做到一件事一次办、一窗通办。

●阜平县司法局创新“纪监+执监”协作机制。县司法局深入推进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率先在全市制定《阜平县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管理办法》,探索制定《阜平县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选聘行政执法监督员10名,进行涉企行政检查备案822件、法律服务357次、“法治体检”14次,全面激发司法行政工作活力,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莲池区积极“铺设”精准普法“最后一公里”。莲池区积极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并在区南大园乡东小庄村精心打造“东小豸”法治名片,为普法宣传注入新活力,普法形式从“漫灌式”向“滴灌式”转变。在村(社区)宣传栏、文体小广场、农家书屋等场所张贴法律宣传海报、设置宣传展板、摆放法治书刊,增强普法的广泛性和便利性,让群众在休闲放松的同时,也能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律的熏陶。

●定兴县推出“五全代办”服务模式。定兴县推出“五全代办”(全天候、全周期、全事项、全线上、全好评)服务模式,提供4个套餐+114项点餐服务。同时,建立政务服务增值化联席会议制度,跨部门协调推进改革落实,构建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实现问题受理、转办、办理、督办、反馈、办结等全流程闭环管理,为企服务由“多头分散”向“一站集成”转变。截至目前,该县已为1737家企业提供了全代办增值化服务,办理事项4149个。

●博野县以赛促能,通过“小评选”撬动法律明白人素养“大提升”。注重科学化选拔,在“选”上下功夫。按照政治素质高、法治观念牢、法律能力强、工作业绩优的标准,各乡镇司法所对照评选条件深入考察推荐“法律明白人”参与评选。注重长效化教育,在“比”上做文章。组织开展擂台赛,通过工作汇报、案例答题等方式进行分层比选,评选法律明白人。注重常态化激励,在“用”上练真功。宣传“星级法律明白人”投身法治建设、热心公益事业的先进事迹,为培育更多的优秀乡村“法律明白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望都县建立乡村治理新模式。望都县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和“调解优先”的原则,搭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平台,通过在电视台开办《老百姓说事》栏目,建立和打造有望都特色的“帮大哥”团队,形成以“帮大哥”为引领的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模式。截至目前,累计接待群众咨询求助7220余件,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85余件。

●蠡县建立“一体四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蠡县模式,深度推行“一体四化”(党委统领、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形成一个整体,实现隐患排查网格化、信息共享数字化、矛盾化解法治化、调解队伍专业化)调解机制,依托“县乡村一体运行”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充分调动职能部门、镇村干部和乡贤能人积极性,推动矛盾纠纷“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真正做到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涿州市构建新时代多元化解工作格局。部门联动推动“大调解”格局,深化诉调对接机制,推动成立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调”“诉”无缝对接,月均调解成功50余纠纷;践行“枫桥经验” 强化调解培训,阐释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衔接的清晰路径,发挥调解员“第一防线”;数字赋能人民调解法治氛围,通过《司法进行时》调解专题,深入推进多元调解“线上线下”宣传行动,营造“社会齐心”诉前调解的良好氛围。

●清苑区开展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试点。区司法局成立新入职律师实践锻炼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进行过问和部署,确保人员组织到位,经费保障到位。按照就近便利原则,安排2名新入职律师到清苑镇司法所实践锻炼,与河北澜森师事务所、河北尚言律师事务所签订实践锻炼培养协议。组织新入职律师紧扣司法所工作职责,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工作,截至目前,新入职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余人次。

●徐水区打造跨区域矛盾纠纷联合化解机制。徐水区聚焦与雄安新区安新县、容城县接壤区位优势,针对雄安新区建设进程加快,容城安新两县拆迁户多租住到徐水区东部三镇,东部三镇人员到雄安新区务工人数日益增多的现实,围绕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创新基层法治建设工作举措,及时妥善化解涉及两区域间的民间纠纷,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合调解机制,截至目前,徐水区东部三镇共调解各类民间矛盾纠纷200余起,其中涉雄安纠纷案件10余起,人员死亡事件6起,均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易县打造“法治景区”护航文旅高质量发展。直面文旅发展痛点精准施策,创新推出法治护航“三步疗法”:一景一法典,打造宪法长廊、民法典广场等网红普法打卡点,让法治基因融入山水画卷;执法调解双剑合璧,组建多部门联合执法队,建立景区纠纷调解中心,对食安、设施安全开展拉网式排查,实现隐患动态清零;首创法治信用积分体系,游客答题兑好礼、商户签约亮承诺,构建“法治代言人”生态圈,以法治软实力护航文旅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 2025年依法治市办工作简报第2期
[下一篇]: 依法治市办工作简报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