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面依法治市 -> 依法治市简报
依法治市简报
法治建设“创品牌”活动专刊第16期
发布时间:2025/9/12 7:19:19    来源:保定市司法局  【字体:     打印    
 

 

曲阳县构建“精准滴灌”普法新生态 赋能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曲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传统普法与智慧普法双轮驱动模式,在机制创新和领域拓展上持续发力,“八五”普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曲阳县被保定市确定为精准普法改革试点县,法治建设考核(含平安建设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柳树沟村、下庄村成功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一、坚持高位统筹,构建普法新格局。一是三级联动强保障。按照“缺什么法就补什么法,需要什么法就普什么法”的工作思路,建立“县委统揽、政府主抓、司法统筹”工作机制,由县委书记牵头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县长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部署,构建起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普法责任体系。二是专班运作提质效。从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等12个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推行“周调度、月评估、季总结”工作机制,召开专题推进会3次,有效破解瓶颈问题,实现责任闭环管理。三是全域覆盖夯基础。在全县57个县直部门、18个乡镇全面设立普法工作站,367个行政村全部配备法治专干,建成贯通“县—乡—村”的三级普法网格,实现法治宣传全域覆盖、无死角延伸。

      二、坚持靶向施策,打造普法新链条。一是根据需求精准定位。立足不同普法对象的法律需求和认知特点,科学设定差异化普法内容,量身定制“普法菜单”,推动普法模式从“集体就餐”向“自主选餐”转变。通过线上问卷、实地走访和专题座谈等多种方式,共收集需求5843条,归纳形成23类个性化法治需求清单。二是分层分类精准供给。构建“1+3+N”普法方案体系,聚焦征地拆迁、信访维稳、非法集资、安全生产、采矿采砂、环境保护、食药品安全及校园安全等八大重点领域,开展靶向普法,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三是全面评估精准反馈。先后3次组织县直部门、乡镇和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共梳理出5大类28条意见建议,持续优化普法方案,切实提升可行性和实操性。

      三、坚持数智赋能,创新普法新生态。一是打造智慧普法矩阵。创新推出“阳小豸”普法形象大使,进驻全县18个乡镇、367个行政村及9个社区微信群,累计推送定制法治内容近12万条,覆盖受众超41万人次,有效提升群众法治素养。二是创新互动普法模式。开发“曲阳县智慧普法”小程序平台,上线微视频240余部,以轻松活泼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设置闯关答题、互动竞赛等模块,吸引12.5万户家庭参与。三是构建惠民服务体系。依托智慧平台开通智能合同审核、“法律滴滴”即时咨询等功能,累计处理法律咨询431件,审核合同118份,实现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便民法律服务。

      四、坚持多维融合,提升普法新效能。一是建强专业化队伍。整合组建“普法宣讲团+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三支力量,开展专题宣讲36场,累计培养基层人民调解员1656名、法律明白人3029名,形成结构完善、覆盖广泛的普法人才体系。二是打造特色化阵地。建成曲阳县宪法广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法治文化公园等8处实体平台,成功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12个(其中省级10个、国家级2个),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三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通过精准普法,群众法治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全县轻伤案件数量逐年下降(由过去年均500起降至2022年70起、2023年48起、2024年32起),实现信访总量、越级访、重复访、社会舆情和刑事案件发案率“五个历年最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法治建设“创品牌”活动专刊第17期
[下一篇]: 法治建设“创品牌”活动专刊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