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创品牌”活动专刊(第2期) | ||||
发布时间:2025/4/5 20:59:27 来源:保定市司法局 | 【字体:大 中 小】 ![]() |
|||
立足“四个聚焦” 点亮“四个招牌” 以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药都安国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安国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论断,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着力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持续加快打造药都安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擦亮药都安国营商品牌,打造新时代的“安客堂”,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办案最公、兑现最实”,竭尽全力打破市场壁垒,点亮营商环境稳定招牌
一是完善负面清单,坚持“非禁即入”。全面落实国家新修订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按季度完成典型案例归集,持续推进放宽新业态新领域准入。二是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保障市场高效运行。组织公平竞争审查交叉检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行动,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共筑监督机制新篇章。三是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双盲”评审,全面落实“一标一评”。持续推进健全纪检、公安、审计与行业监管部门协同联动的招标投标综合监管机制,提升智慧监管能力,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的全过程监管。
二、聚焦“简化流程、便企利企”,持之以恒提高工作效率,点亮营商环境高效招牌
一是全面推广“告知承诺制”+“一业一证”模式。探索“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实现“一网通办、一证准营、一码联动”。依托税收大数据,提高税费政策落实成效。为企业精准画像,提供定制税费优惠政策明白卡,一对一上门辅导,借助电子税务局、钉钉群、征纳互动平台等多渠道精准推送税费政策,让政策红利直达快享。组织成立税宣小分队,依托征纳互动等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全方位松散型服务模式。二是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活动。积极探索“免证办”新模式,推广使用“冀时办”APP电子亮证,覆盖492项“免证办”政务服务事项,涉及教师资格证书等200多种证照,真正让安国市的企业和群众“少跑、少带、少填”;推行“视频导办帮办”服务,已上线540个事项,可实现视频通话、远程协助、视频转接、多人协办、资料传送等功能。三是全面推行“单人单窗”集成化服务。优化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现场一次录入,线上一键分发部门并行办理,申请人一次签字确认。目前已完成全市域房屋转移登记、抵押权登记等高频事项一个工作日内办结。
三、聚焦“优化服务、群众满意”,不遗余力护航企业发展,点亮营商环境服务招牌
一是大力组织“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服务团”深入企业宣讲。开展普法宣传,进行法治体检,共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商超活动11次,受惠企业、商家110家。优化涉企公证服务,主动联系各企业法人,了解沟通掌握企业在公证法律服务领域需求。开展“司企共建·法治护航”活动4次,36家民营企业成为“司企共建·法治护航共建单位”。二是持续推进完善12345市长热线“接诉即办”周通报、周调度工作制度。每周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各单位热线办理情况。对复杂问题,想办法、解难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突出重点环节,体现事要解决,落脚群众满意。实现热线系统与工商联民营经济诉求收集平台的技术对接,积极为民营经济排忧解难新模式,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力争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结合安国主导产业,创新信贷产品,打造保定银行“药商贷”、安国工行“药香贷”、安国中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信用贷款产品,有效提升信用贷款发放能力。
四、聚焦“多措并举,履职尽责”,想方设法提升司法质效,点亮营商环境法治招牌
一是创新引入“临时管理人”制度,充分展现能动司法。安国市在中药企业执行案件过程中,采用“企业+法院+会计师事务所(第三方)+债权人”的工作形式,被执行企业、法院、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债权人四方主体共同发挥作用,实现了企业不破产、生产不停工、工人不下岗的目的。有效盘活了企业,为企业纾困解难,有效保护了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减少诉累,有效破解了执行难困境,被执行企业基本恢复正常生产经营,避免了企业破产、工人下岗的问题发生。该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能动司法(执行)十大典型案例,写入河北省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二是“一企一策”精准服务,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市内规模以上企业法务或法律顾问建立“诉讼服务微信群”,打通涉企案件答疑专属“快车道”,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针对性地研究“一企一策”。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每季度发放诉讼满意度匿名答卷,准确把握企业涉法涉诉问题和司法需求,积极服务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三是构建“警企互动”新格局,全面对接企业需求。建立常态化“警企会客厅”机制,第一批37家警企协作单位领取了“警企联合办公室”牌匾。充分发挥警企会客室作用,定期、分批邀请企业家到“警企会客厅”开展多形式的做客交流,搭建警企互动沟通交流平台,“零距离、面对面”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针对企业提出的困难、问题和诉求,研究推出精准、高效的公安综合性服务,确保企业需求事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
|
||||
![]() ![]() |
||||
|